近日,首批苏州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公布,我校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集群成功入选,成为全市十家建设单位之一。
我院“追光铸魂”科普教育中心作为校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集群三家建设单位之一,聚焦学院薛鸣球院士、潘君骅院士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群塑群像风采,集中展示老中青三代科学家“爱国、创新、求实、奉献、协同、育人”的精神事迹,通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讲好科学家故事,诠释科学家精神丰富内涵。
中心设有科学家精神教育展厅和研讨型多媒体教室,收集展陈诸多光学发展珍贵历史影像资料、科学家实物展品等,包括潘君骅和薛鸣球两位院士早期照片、手稿、信件,以及李政道、王大珩、唐九华等来访交流的合影和题词,直观深刻地呈现出老一辈科学家的风采。同时,展厅内陈有先进光学制造、微纳光学、航天遥感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,例如“潘君骅”小行星模型、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器模型、国家新能源汽车号牌、AR/VR眼镜等各类展板、模型和科普教育设备,多达百余件;多媒体教室内展示有《聚焦星空:潘君骅传》、《追光:薛鸣球传》、《苏州院士文学故事丛书》系列书籍,以及《“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”—苏州2021开学第一课》视频课程、《追寻光的极限》科普视频课程等原创展教产品,这些都是学院开展科学家精神主题科普教育的重要素材。
近年来,学院坚持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,依托“追光铸魂”科普教育中心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30余场,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贯穿于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工作中。潘君骅院士亲身宣讲,畅谈科学人生,树立起科学家一生追光的光辉旗帜;学科科研一线教师投身科普,“光污染——从认识光开始”、“声音的奥秘”等科普课堂走进中小学,在青少年中广泛宣传弘扬科学家精神;广大光电学子积极响应潘院士“起而行之 强国有你”的号召,在微党课、主题宣讲、专题读书会等党团活动中传承科学家精神,践行爱国奋斗的赤子之心。
作为我校科学家精神教育的重要平台,“追光铸魂”科普教育中心将结合我校光学工程学科特色,先行先试,探索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方式方法、工作举措和实现路径,让更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青少年通过重温科学家感人故事、学习科学家先进事迹,感悟和传承“爱国、创新、求实、奉献、协同、育人”的科学家精神,形成崇尚创新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。